banner

新闻动态

CNAS 与CMA:适用场景核心差异及常见问题解答

  • 日期 : 2025-04-15
  • 访问量 : 2025-04-15 08:21:16 次
在检测认证行业,CNAS 和 CMA 资质对于从业者而言,清晰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开展业务的基石。这两项资质不仅代表了实验室的专业能力,更是客户在选择服务机构时最为看重的关键因素。下面,深入解读 CNAS 和 CMA 的核心差异。


(一)主管单位

CNAS 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负责管理,该委员会直属市场监管总局;而 CMA 的主管部门则是省级及以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。



(三)效力范围
CNAS 具有国际互认性,在 ILAC、APAC 等签署方国家和地区均被认可;CMA 资质仅在中国大陆境内有效。



(一)CMA 适用范围CMA 主要针对实验室检验检测资质的认定,且仅在中国境内有效。
1. 必用场景: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、司法鉴定、环境监测、招投标活动以及国内电商平台(如遵循 HJ 168 标准方法)等场景中,必须使用带有 CMA 标识的法定报告。
行业领域在环境、建材、食品、机动车检测等强监管行业,CMA 资质是开展业务的必备条件。



(二)外资实验室能否获得 CMA?很遗憾,外资实验室无法获得 CMA 资质。因为 CMA 明确要求检测机构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。

(四)资质维持成本如何?
1.CMA:取证后进行抽查、随机检查,每 6 年进行一次换证评审,年均维持成本大约在2万元(具体成本会根据当时政策情况有所波动)。
2.CNAS:取证后12个月内接受一次监督评审,每2年进行一次复评审,每 6 年进行一次换证评审,年均成本在 3 - 5万元左右(其中包含能力验证费用,成本同样会因政策变动而有所不同)。

(一)依据客户类型若主要服务于政府项目或参与国内招投标活动,检测报告应优先具备 CMA 资质。若客户以外企或涉及出口业务为主,部分报告则必须拥有 CNAS 资质。

(三)结合成本预算对于初创实验室,建议先获取 CMA 资质,待业务稳定、资金充裕后,再考虑扩展 CNAS 资质。


总结:截至 2024 年底,据 CNAS 官网及市场监管总局公报数据显示,全国 CMA 获证机构数量已超 4.5 万家,CNAS 认可实验室也突破了 1.5 万家。在当前检测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,准确把握 CNAS 和 CMA 资质的定位,将成为实验室突破市场壁垒、提升竞争力的有力武器。倘若产品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符合国家标准,可提前细化测试方案,并积极与认证机构沟通,以有效规避潜在风险

Copyright © 2025 陕西华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
网站ICP备案:陕ICP备2025065807号-1